2015年12月14日晚19时,四川音乐学院聂耳音乐厅乐音袅袅、管乐齐鸣,河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高峰携手河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河北吹歌艺术表演团精心策划排演的——河北吹歌艺术走进巴蜀专场音乐会隆重上演。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师生近百人共同观看了本场演出,演出期间掌声不断、气氛热烈。整场音乐会以表现河北特色吹歌艺术为主线,用笛子、唢呐、笙、管子和民族打击乐等常见的中国传统乐器,演绎出燕赵大地粗旷豪放的艺术特质和宽厚淳朴的风土人情。其中不乏《顶嘴》《放驴》等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让巴蜀地区的观众首次面对面接触了“河北吹歌”这一享誉国内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次日,河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河北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毓麟老师、河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器乐系主任韦建斌副教授再次为院内师生做题为《河北吹歌的风格特点及传承发展》和《河北吹歌中主要伴奏乐器之一“竹笛”的艺术特征——近现代燕赵笛曲的创作研究》的专题讲座,并与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师生共同探讨有关“河北吹歌的传承发展”及“如何让传统音乐文化适应当前市场化的演出市场”等国内民乐界备受关注的前沿问题。韦建斌教授还就燕赵地域代表性的冀东、冀南、冀中三个地区所发源的河北吹歌与河北竹笛演奏间的渊源关系及传承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分析。

此次赴川访学交流活动,是河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立足本土弘扬燕赵国乐文化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北民乐人“走出去·引进来”模式建立的一次实践探索。河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组建河北吹歌艺术表演团,将河北地方音乐与燕赵吹歌艺术的精髓带到了大西南的课堂,使更多的新生代民乐人了解河北文化并聆听燕赵之声,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也充分体现了“京津冀一体化”视野下河北民乐人弘扬发展民族音乐的立场与决心。河北民乐开辟燕赵乐派新模式新篇章的构想必将通过多方努力成为现实。临别前,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师生对河北专家不远万里把燕赵文化传递到大西南表示感谢,并主张两地民乐人应在今后进一步加强交流,为中国传统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共尽绵力。最后,河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高峰代表访问团全体成员对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师生的热情接待深表谢意。

河北吹歌艺术表演团是河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青年民族乐团的一部分,由十名来自河北民乐界的演奏员组成,其中,河北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指挥王宝成、河北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毓麟、河北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朱玉珍、河北省歌舞剧院唢呐独奏演员祝德智、河北省艺术职业学院唢呐教师王亮、河北吹歌的传人梁海红等省内知名专家的加盟也成就了该团的明星阵容。值得一提的是,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校生杨晓航和毕业生王冠辉两位年轻的民乐人均为该团中坚力量,他们的加入,是对河北省内民族器乐教学成果的肯定,也是河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注重年轻血液注入激发团队活力原则付诸实践的表现形式。
|